禅道團隊發布中文開源協議ZPL,協議問題再引關注
禅道开源项目管理團隊近日推出了一款号称“适合中国国情的开源授权协议”——ZPL。 之所以推出该协议,主要是目前业界面临着英文协议条款难以理解,各方责权利界定不清晰等原因。
据禅道开源项目管理團隊负责人王春生介绍说,目前该团队推出了一款号称“适合中国国情的开源授权协议”——ZPL。
談到爲何推出這樣的一款開源授權協議,王春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,主要有英文協議條款難以理解,各方責權利界定不清晰,充分保障開源軟件作者的署名權,在商業友好和保護自身權利之間取得平衡等原因。詳細解釋如下:
2. 各方责权利界定不清晰。目前流行的授權協議對開源軟件各方的責權利界定並不是很清晰。我們在運營自己的開源軟件的時候,也會經常遇到諸如"我可以修改源代碼嗎"之類的疑問。第三方的一些開發者也不清楚自己如何參與到開源軟件的開發中,終的用戶也缺乏對條款充分的理解。
3. 充分保障開源軟件作者的署名权。現有流行的授權協議都沒有明確的對開源軟件的署名權作出規定。而且由于衆所周知的原因,開源軟件在中國經常出現被改頭換面的情況,而現有的授權協議對這種情況也缺乏必要的約束力。
4. 在商业友好和保护自身权利之间取得平衡。GPL系列的协议对商业来讲相对严格,MIT, BSD和Apache之类的协议又对软件作者自身的权利保护有限,如何在商业友好和自身权利保护之间取得一個平衡,是一個很重要的问题。
ZPL以蝉知项目的授权协议为基础,然后进行通用化改写,就形成了今天的Z PUBLIC LICENSE。关于如何使用及具体的ZPL协议内容,请参考 ZPL官網(http://zpl.pub/)詳情。
在今年5月初,開源軟件推进联盟(COPU)与北大法学院的专家合作推出了 《COPU开源通用许可协议》,以解决开源许可协议本土化问题,但面对该协议的推出,社区评论负面观点较多。对于该中文开源协议的推出,台湾地区的同行也给予了相当关注,发布关于 COPU通用协议的分析文章。
目前开源项目大多数选择并使用的开源协议如GPL、BSD、MIT等,都是经过国际非盈利组织Open Source Initiative组织通过批准,目前经过OSI审批的开源协议达到80+ 個。關于未來ZPL是否與OSI接觸,王春生說,目前ZPL主要面向中文開源圈,未來會推出英文版本ZPL。
透過種種案例與現實的考量,開源項目開發者和企業開源負責人都應該好好注重開源協議的選擇、使用,並充分考慮項目開源的法律問題。讓法律和協議約定爲開源護航,開源才能走的更好、更遠。

